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由原来的57条变为68条,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制定的法律。
同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还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规定作出调整。12至14周岁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等犯罪,将不再是刑事“免责人群”。
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低龄未成年人犯罪,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公安机关可决定对其专门矫治教育,父母应树立优良家风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强化家庭、学校、社会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干预。凝聚全社会力量,完善教育机制、加强心理干预、守牢法律底线,才能更好护航孩子身心健康,让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
在社会层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学校育人质量、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强化社会实践教育。
学校层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建文明校园,坚持立德树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构建符合青少年成长特点和规律的德育体系,提升道德与法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青少年素质教育实实践文化活动,弘扬良好校训校风,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创建,形成良好育人氛围。
在社会实践方面,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辅助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德育实践融入成长成才的全过程,通过构建主题教育、社团文化、榜样力量、社会实践、创新创业“五位一体”的育人模式,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创新。
法研堂为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提供个性化全流程服务,一站式解决教育实践基地规划、建设、运营难题。青少年质素教育实践基地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新型载体,以服务青少年素质教育为宗旨,具有以下五大功能:德育功能、体验与实践功能、探究与创新功能、个性发展与特长发挥功能、服务与经济功能。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青少年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素质提升。
法研堂打造类别丰富的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包括法治文化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安全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研学游基地。深度研究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有效衔接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用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专业教育和知识教育。
运用网络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创新教学模式,校内校外,促进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协同,形成全员全过程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干预和全方位育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