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法治教育 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护航
咨询热线:400-100-6716
模拟法庭
来源:法研堂  发布时间:2020-07-27

模拟法庭是时下青少年德法教育中的一种重要实践方式,它通过案情分析、角色划分、法律文书准备、预演、正式开庭等多个环节模拟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及仲裁的过程。


它可有效地帮助学生们在学法用法过程中,身临其境的体验法律的正义和严肃,感受每一个角色背景下的心理。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了法律文书的写作能力。在各种实践性教学方法中,模拟法庭教学法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078f61218ff939304ca6f7f1c253035f.jpg


1895be49e76b70e3ec5591487db5c319.jpg


传统的模拟法庭建设落成后,由于实施过程较为复杂,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案件素材的选定。不同学级阶段需有针对性的甄选,匹配教学进度和难度,确保实操课程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第二,专业性要求高。需保证模拟现场开庭各工作环节和流程的准确严谨,以便学生们在实操教学体验中感受法律的权威公正;


第三,剧本撰写难度高。剧本的情景和角色设定环节存在许多问题,这需要剧本撰写者对案件有较高的解读与还原能力,准确刻画人物的心理与行为;


第四,时间成本消耗。为确保现场模拟开庭各工作流程的严谨和顺畅,需要消耗较高的时间成本进行实操教学的预演和排练工作。


模拟法庭是法律公正传递的最好媒介,但诸多问题使得校园中的法庭仅停留于表面,无法真正的将其功能与意义落实于课堂教学。


法研堂针对时下模拟法庭存在的诸多不足,将AI人工智能技术与VR虚拟现实技术相融合,应用于模拟法庭的实践教学中,从整体布局到各环节的实施,全部给予精细化的应对方案。同时,法研堂现有的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专家团队亲自参与产品设计,将模拟法庭各环节与教学大纲相互衔接,保证内容输出的严谨性,环节设定的教育性,让学生们在实践教学中强化法律知识。


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及仲裁,全场景多种体验


不再仅局限于单一的法规,形式场景更加多样。板块内容的选定全部由北师法学院专家亲自参与选定,内容严谨、难易适中、适用性强,满足各阶段学生教学要求,其中涵盖:民事纠纷、劳动争议、经济犯罪、财产纷争等。


117b2391-65a7-4971-a5b5-038e22c19efd(1).jpg


真实案例的百套剧本,任意选取,定期更新


由北师法学院专家联合法研堂产品部,历时两年打造的精品剧本库。成百上千的真实案件中甄选出适用于学生教材大纲的案件,深入分析人物特点、案件情节等,改编成可读性高、教育意义深远的案例剧本,以辅助实操教学使用。


AI人工智能技术+模拟法庭,40分钟教学呈现双倍效果


从剧本撰写、排练预演、正式体验开庭,仅用一堂课的时间,即可达到全员参与,人人体验的实践效果。法研堂利用AI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开庭,剧本选定后智能调取人物台词,保证模拟法庭的顺畅无阻。


VR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法庭,沉浸式体验,一秒进入角色


VR虚拟现实技术让剧情人物更丰满,情节体验更真实,随剧情发展切换场景布局,每一个角色体验深入人心,角色代入感强,让学生体会到现实法庭的庄严与神圣。



针对校园模拟法庭的规划设计、布局建设,法研堂有严格建设标准,需要根据地方学校实际情况、课程教学进度、学生学习接受程度等多种因素而定,结合专家意见,制定出一套完整详细的规划设计解决方案,保证校园模拟法庭的常态化发展。

上一篇小豸心理

下一篇普法终端

返回

  • 在线咨询
  • 电话咨询